為促進民族史研究創新發展,推動中國民族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22年6月11-12日,由云南大學主辦,云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云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云南大學中國民族史研究中心聯合承辦的首屆中國民族史青年學者論壇在昆明順利召開。受疫情影響,論壇采用線下會場和線上騰訊會議相結合的形式;線下會場設在云南大學東陸校區會澤院。

與會學者線下合影 楊夢涵/供圖

與會學者線上合影 農穎/供圖
論壇于6月11日上午8:30開幕。云南大學副校長、云南大學中國民族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民族史學會副會長段紅云教授蒞臨論壇并致開幕辭,指出云南大學民族史學歷史悠久、積淀深厚,是中國民族史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鎮;云南大學民族史學學科建設,具有深厚的學術基礎和優秀的學術傳承,以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體現了高度的社會責任和家國情懷,同時充分發揮云南民族多樣性、文化多樣性的資源優勢,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學科優勢、人才培養優勢,為云南大學民族學一流學科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段副校長強調,中國民族史作為云南大學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影響卓著的優勢學科,在新一輪雙一流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云南大學將積極推動中國民族史學科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積極開展理論創新、知識創新,為云南地區高質量發展和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持。最后他向與會的專家學者表示了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并預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段紅云教授蒞會并致辭 楊夢涵/供圖
隨后,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中國民族史學會顧問喜饒尼瑪教授和四川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民族史學會顧問石碩教授分別致辭,就云南大學中國民族史學科建設和青年學者從事學術研究提出了寶貴意見,指出本次中國民族史青年學者論壇具有示范性、高水平和鮮明的學科特色等特點,并對論壇的發展進行了鼓勵和展望。開幕式由云南大學社會科學處處長楊紹軍教授主持。
接下來兩天的學術會議,包括四場專題研討,分為“西南地區的土司與土官”“北族王朝的政治結構”“西域南海的民族與社會”“近代涉藏地區治理與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將對跨區域的西南地區土司問題,跨時段的北魏、遼、元政治結構,中外對于西域與南?!爱愇幕闭J識的問題,涉藏地區的多角度研究問題等進行研討。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大學、吉林大學、蘭州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內蒙古大學、云南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西藏民族大學、信息工程大學、浙江農林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南通大學、齊齊哈爾大學、凱里學院、云南民族大學、大理大學、新疆社會科學院、“中央”研究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單位的四十多位學者將匯聚云端,圍繞論壇主題展開深入研討和精彩互動。

開幕式會場掠影 楊夢涵/供圖
(撰稿人:云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 吳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