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4日下午2:30,云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檔案與信息管理系承辦的云南大學“理解中國”云南地方文獻與民族檔案文化遺產田野調查項目2022年暑期項目啟動大會準時召開。會議在南學樓302教室進行,由侯明昌老師主持,我院參與立項工作的師生40余人參與,并邀請到民族學和社會學學院龍曉燕教授與會。

首先,侯老師介紹了項目及立項情況,本項目受學生工作部云南大學“理解中國”調研項目支持,組織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各專業學生到云南各地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史志辦、各類文化機構與科技情報機構、各鄉鎮村寨開展實地調研。本次活動共收到24個項目申報材料,經項目專家組評審,共有15個項目予以立項,其中重點項目5項,一般項目10項。他提到本次項目意義重大,旨在進一步強化“理解中國”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基地建設,實現高等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使學生走出課題、走進社會,親身體驗云南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和傳統文化的魅力,開闊視野,激發熱情。

學院黨委副書記張志軍老師對本次活動予以充分肯定,希望各位同學能積極投身到田野調查活動中,并借調研機會了解云南地方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加深對云南地方文化、傳統文化的認識。同時,就調研要求,張老師提出以下幾點:第一,注重疫情防護,關注當地防疫政策,注意安全;第二,將田野調查融入到專業學習當中,勤思多問,多詢問當地文獻保管單位,在文獻調查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提出相應解決對策;第三,精心組織籌劃,學習調研方法和技巧、及時記錄,高質量地完成調研報告,從而提升自身的能力。

龍曉燕教授長期從事少數民族的歷史與文化研究,擁有豐富的田野調查經驗,她針對本次活動的情況和大家分享了田野調查、文獻調查方面的相關理論與方法。龍老師表示,“田野調查是一個先感受到挫折,再體驗到解決問題的快樂的過程?!碧镆罢{查的過程包含各個階段,她結合大家的選題分析了在不同階段要注意的事項,提醒同學們在調研前要充分準備,詳細計劃,做好周密的安排再進行實地調研。

項目數據處理組工作人員梁思思介紹了云南地區的防疫規定和注意事項,并對調查材料的收集要求進行了說明,各調查小組要按照要求規范完成數據采集整理及總結報告撰寫工作。

侯明昌老師對本次田野調查項目的工作進度進行安排,并再次強調在調研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安全,開展項目之時懂禮儀、有禮貌,展現云大學子的素質與風采。會議結束后,全體參會人員合影留念。

次日上午9:00,在趙曉老師的組織下,各項目組成員來到云南大學檔案館會議室,聆聽武有福老師的素材收集經驗。會上,同學們圍坐在會議桌前,熱情高漲,積極踴躍地向武老師提問在田野調查中涉及到的各種問題,并和武老師請教溝通和拍攝技巧。如:如何與當地村民有效溝通?如何獲取高質量的音視頻素材?……武老師根據自己多年來積累的調研經驗,耐心細致地解答了每位同學提出的問題。隨后,趙老師感謝了武老師帶來的生動講解,并對此次座談會進行簡要總結。并邀請武老師在調研結束后能再與同學們再次相聚,聽取同學們的匯報交流,分享大家在田野調查中的趣事。

本次云南大學“理解中國”云南地方文獻與民族檔案文化遺產田野調查項目2022年暑期項目啟動大會在各位老師和同學的祝愿和期許中完滿落下帷幕,預祝各調研團隊順利完成本次“理解中國”云南地方文獻與民族檔案文化遺產田野調查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