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由云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主辦的“百年礪行”云南大學“新文科—新史學”融創講壇第二講于東陸園文淵樓318室開講。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邊疆研究所所長邢廣程研究員作為主講嘉賓,為廣大師生作了題為《中國邊疆發展的新布局》的專題講座,我校及校外逾200名師生聆聽了本次講座。
邢廣程研究員結合《邊疆藍皮書:中國邊疆發展報告(2020-2021)》之總報告,以國家“十四五”規劃的視角,對我國邊疆發展的新布局做了前沿分析與深度解讀。

對于我國邊疆發展存在的問題與主要原因,邢廣程研究員首先以“大邊疆”概念,將沿邊九省區(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甘肅、新疆、西藏、云南、廣西)視作我國陸疆的構成部分,進而就邊疆發展,尤其是邊疆經濟發展方面存在的短板和問題做了系統全面的總結。他指出,短板和問題一直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邊疆發展是歷史上長期存在的問題,且“胡煥庸線”一直在起作用;二是東西部自然環境存在較大差距;三是區域經濟發展分化態勢明顯,全國經濟重心進一步南移。他認為,這些因素導致我國邊疆經濟發展呈現明顯的東西問題與南北問題。邢廣程研究員援引習近平總書記《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強調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呈現明顯分化態勢,發展動力極化現象也日益突出,部分區域發展面臨較大困難。
繼而,邢廣程研究員點出了我國邊疆發展的總思路,他認為十九大提出“要通盤全局,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這一總思路至今仍在起作用。通過回顧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戰略思想,十九大的關于構建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思想,十九屆四中全會中我國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并對上述會議內容與精神的研讀與分析,邢廣程研究員認為,邊疆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最重要的指標是邊疆地區的發展。而邊疆地區的發展,關系到邊疆地區各級黨委執政能力問題。同時,邢廣程研究員還特別強調了邊疆安全問題,重點介紹了五中全會中“安全與發展”的關系問題。
邢廣程研究員重點介紹并解讀了“十四五”規劃關于我國邊疆發展部分,包括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拓展投資空間,開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提升重要功能性區域的保障能力,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大灣區、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新格局總體要求的基本要點與目標、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新格局的基本實施路徑,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支持特殊類型地區發展,積極拓展海洋經濟發展空間,建設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打造可持續海洋生態環境,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等二十個要點。邢廣程研究員認為,在深入理解黨中央關于邊疆發展問題的深刻思想時,需要從戰略的高度加以體會。

最后,邢廣程研究員對本次講座進行了總結,強調我國邊疆發展的四個“必須”,即必須處理好治國與治邊的關系,堅持“治國必治邊”戰略;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必須抓好發展和安全兩個維度;必須強化國內大循環的主導作用,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內大循環效率和水平,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互促共進。
講座由羅群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