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6日晚19:00,由歷史與檔案學院團委舉辦、歷史與檔案學院學生會承辦的“歷檔學生就業指導系列講座”第一課在文淵樓103室順利舉行。本課程邀請了云南心怡健康咨詢有限公司的云南省知名就業指導師、生涯規劃師楊煦怡主講,旨在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就業、創業指導及職場規劃。

活動伊始,主持人李根上臺致辭,他指出“在從業內卷嚴重、就業焦慮頻繁的當下,如何做出正確的就業選擇和清晰的職業規劃是我們每個大學生需要去思考和實踐的問題”。學院此也高度重視,故而精心策劃了今天課程。
接下來是講師授課環節。楊煦怡講師的課堂講授分為以下四個部分:什么是職業生涯規劃、職業規劃將要考慮的因素、自我分析、生涯規劃的有效途徑。
職業生涯規劃定義與因素
楊老師首先對職業生涯規劃進行定義,職業生涯規劃即為一個人一生連續從事的職業和職務及職業發展道路的設想和規劃。緊接著,她又在此基礎上從內外兩方面闡述這一重要概念。她指出職業規劃的目的在于科學地解決遇到的職業難題從而使自己的綜合能力及價值得到提升。

而后,楊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了職業規劃需要考慮的因素。她談到,專業是同學們需要考慮的核心因素。其他重要因素包括職業熱門與否、穩定與否、公司規模大小、外部環境情況等等。在生動有趣的案例分析與互動提問之中,學生們切身感受了職業生涯規劃的具體步驟。

職業生涯規劃意義與途徑
緊接著,楊老師闡述了自我分析在職業規劃之中的重要意義。她首先提出“W”分析法對自我進行評估。即為Who am I/What will I do/What can I do/What does the situational low me do/What is the plan of my career and life? 隨后又提出“SWOT”分析法,即為優勢、劣勢、機遇、威脅。她指出個人應注重自我分析,依據自我評估結果對自己進行調整,從而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加強自我修養與鍛煉、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最后,楊老師介紹了職業生涯規劃的有效途徑。規劃者應該按以下步驟進行規劃制定:確定志向、自我評估、機會評估、確定目標、制定行動計劃、評估與回饋。此外,還應該善用學習渠道,采取有效的方法,以便突破思維盲點,從而讓自己的生涯規劃趨于科學。

結語
在課后交流環節,現場氣氛十分熱烈,紛紛提出自己對職業規劃的見解和疑問,楊老師耐心的回答也讓同學們受益匪淺。
最后,主持人李根宣布課程結束,同學們依次退場,本次活動圓滿完結。
本次活動使得同學們對當下就業形勢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對于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實施步驟等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